• 七角七分博客欢迎大家光临

如何评价《新京报》在刘学州事件中的报道?

综合资讯 七七 2年前 (2022-01-26) 0个评论

如何评价《新京报》在刘学州事件中的报道?

以下内容转自知乎,具体内容没有详细了解过深,如有不对,请指正:

如果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,那么一家大型的正规媒体能产生多大的破坏力?

他们只要轻描淡写地,按自己的喜好发一篇只写了部分事实的报道,就可以轻易逼死一个人。

刘学州是怎么回事?

15岁的男孩刘学州,就这么被活活逼死了。

今天,全网都在批判新京报,一家大型国家级媒体,甚至还具备官方背景。

可惜,它做的事,不符合自己那显赫的身份。

身份证上写着2004年出生的刘学州,实际出生于2006年,他的亲生父母给他取名叫丁晶。

当时,丁晶的生父已婚,生母未婚,生父和原配离婚,打算迎娶刘学州的生母,但凑不够所需的几千块钱彩礼。

所以,他们把3个月大的丁晶给卖了,卖了6000块钱,用这笔钱当彩礼把丁晶的生母给娶了。

而丁晶,被河北邢台的一对夫妻花3万元买下领养,并改名叫刘学州。

2009年,刘学州的养父母在农村房子内制造烟花,不小心引发了爆炸,不幸双双去世,这一年刘学州不足4岁。

从此,刘学州就成了一个孤儿,寄居在养父母的各个亲戚家中度日,依靠国家发的孤儿补助生活,后来又依靠国家的免费义务教育和各种奖学金上了学。

在不断的寄居中,刘学州知道了自己的身世,他知道自己并不是养父母亲生的,和这些帮助他的养父母的亲戚们也没有血缘关系。

2021年,网上兴起了各类帮助拐卖儿童寻找亲生父母的活动,孙卓和孙海洋和亲父母相认后,都获得了一个圆满的结局。

15岁的刘学州,看到孙海洋等人的美满结局后,也想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,而一直抚养自己的爷爷奶奶等亲戚(养父母的),也支持他的行为。

2021年12月6日,刘学州开始寻亲,他在宝贝回家志愿者网上面发布了一则寻亲视频,自称来自河北邢台,养父母在15年前从山西大同的一家饭店将他买来,得到了警方的联系。

刘学洲寻亲

2021年12月14日下午,刘学州的爷爷奶奶在家中翻箱倒柜,找到了当初收养刘学州时亲父母提供的一张疫苗接种卡,上面有刘学州的本名和亲生父亲的名字。

在得到这种疫苗接种卡后,刘学州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亲。

然后,在警方的帮助下,刘学州和亲生父母做了DNA检测。

经DNA对比结果,确认了双方的亲子关系。

此时,刘学州的亲生父母早已离婚,而且多次再婚。

亲生父亲在大同市生活,已经结了4次婚。

亲生母亲到了乌兰察布市生活,已经结了3次婚。

如果不是多地警方的联手帮助,就算做DNA检测都是个大麻烦。

但好歹,总算是找到了亲父母。

2021年12月26日,在警方的帮助下,刘学州和亲生父亲在上学的石家庄市相认。

在得到这种疫苗接种卡后,刘学州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亲。

然后,在警方的帮助下,刘学州和亲生父母做了DNA检测。

经DNA对比结果,确认了双方的亲子关系。

刘学洲亲生父母情况

此时,刘学州的亲生父母早已离婚,而且多次再婚。

亲生父亲在大同市生活,已经结了4次婚。

亲生母亲到了乌兰察布市生活,已经结了3次婚。

如果不是多地警方的联手帮助,就算做DNA检测都是个大麻烦。

但好歹,总算是找到了亲父母。

2021年12月26日,在警方的帮助下,刘学州和亲生父亲在上学的石家庄市相认。

2022年1月10日,在警方的帮助下,刘学州和亲生母亲在乌兰察布市相认。

能和亲生父母相认本是好事,但对于刘学州来说,却拉开了死亡的序幕。

如有可能,我相信刘学州宁可永远不见自己的这对亲生父母。

在这十五年的时间里,父亲4婚,母亲3婚,多次重组家庭,双方总计生下了5个和刘学州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。

刘学州的亲父母不缺孩子,而且目前的生活稳定。

对于突然从天上掉下的刘学州,给一点口头关爱可以,给一点点钱可以,再多的给不了,因为如果给了,就会影响自己目前家庭生活的稳定,生父来见刘学州甚至都要瞒着目前的妻子。

但刘学州却很缺一个家。

刘学洲父母态度及死亡起因

在和亲生父母相认后,高兴的刘学州提出了自己的愿望,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家,以后不用在各种各样的亲戚家借住。寄人篱下的生活他已经过够了。

但他的亲父母却并没有居住在一起,不仅如此还多次再婚,重组了多次家庭,刘学州应该住在谁家里?

亲生父亲不希望刘学州住进自己家里,亲生母亲也不希望刘学州住进自己家里。

刘学州退而求其次,希望亲父母能帮他解决一个落脚的地方,买个房子,或者至少租个房子。

对于这个请求,亲生父母也直接予以拒绝。

刘学州的亲生父亲还好一点,认亲后还给了刘学州一个5000块的红包,然后还给了他3000块钱,让他买点礼物捎给刘学州的亲生母亲。

而刘学州的亲生母亲不仅一毛不拔,反而把刘学州给直接拉黑了。

如何评价《新京报》在刘学州事件中的报道?

刘学洲母亲微信,一个标妈一个拉黑?讽刺

2022年1月17日,刘学州发文,称自己遭到了亲生父母的二次抛弃。

在公布了自己亲生母亲拉黑自己的截图后,刘学州还质问了自己的亲生父亲。

为何你们一点责任都不想负,只顾着自己生活的安稳如意?

刚借助警方力量寻回亲生父母的15岁孩子被二次抛弃,此事实在太稀罕了,迅速引发了网络热议,

从1月17日开始,刘学州的百度搜索指数开始骤然提升。

如何评价《新京报》在刘学州事件中的报道?

然后,秃鹫们来了。

1月18日凌晨,刘学州曝光和亲生父母之间的对话,母亲表示当初这个养父母不抱养还有家庭更好的人要抱养,如今刘学州惨成这样完全是养父母造成的。

凭什么怪我,你应该去怪你那早死的养父母,大概就这意思。

同时,刘学州也发博解释了自己要一个住的地方的原因,给他们看了自己目前的“家”。

刘学州认为,自己只是要一个落脚的,能住人的地方,并不是要房子,能住就行,和你们大城市里的所谓房子完全就是两码事。

如何评价《新京报》在刘学州事件中的报道?

但这一切,并没有挡住秃鹫的降临。

1月19日,新京报发布长文,自称独家专访刘学州母亲。

在新京报记者撰写的文章中,生母张女士拉黑刘学州的原因是“自己想要获得平静生活”,张女士本想大仁大义的弥补孩子,甚至还借钱给了刘学州让他去三亚旅游,但万万没想到刘学州这个白眼狼居然要求自己给他买房子,还威胁亲生父母分别离婚,导致两家生活受到严重影响。

没错,刘学州的生母称刘学州是白眼狼。

以上,是新京报发布新闻中的内容,还仅仅只是导言,里面的描述更多更具体,是一篇很长很长的小作文,刘学州被描绘成了十恶不赦,利欲熏心之徒。

而刘学州对此震惊不已。

和母亲相见后,开心的刘学州去了三亚,这里是他一直向往的地方。

但钱不是生母出的,而是自己打暑期工一点点攒下的,和生母张女士一块钱关系都没有,因为张女士一块钱都没出。

从亲父母那获得的,只有生父给的一点钱,而刘学州为了认亲来回奔波的差旅费都花的不止这么多,还给亲生父母买了很多礼物。

而且生父给的那点钱,刘学州一分没花,只花了自己打工赚的钱。

新京报的文章中说,生母张女士想让刘学州和自己一起住,但刘学州不愿意,非要自己给他买房子。

但实际上,张女士都没让刘学州进过家门,更从未说过愿意让刘学州住进自己家的这种话。

颠倒黑白,这是刘学州自杀前对新京报文章的定论。

刘学州说,早知道这样,自己当初就不应该去认亲。

自己领着孤儿补贴长大,从小养自己的姥姥听说自己要寻亲都没说自己是白眼狼,你们这两个从小就把自己卖掉的亲生父母,哪来的资格说我是白眼狼。

如何评价《新京报》在刘学州事件中的报道?

而刘学州的生父,则发了个朋友圈,称刘学州是“人设包装,卖惨成功,网络乞丐”。

如何评价《新京报》在刘学州事件中的报道?

当初为了几千块能卖亲儿子的人,如果能借此顺利的甩掉一个包袱,什么事都能干出来。

亲父母人品不行,但人品不行对刘学州的伤害也没那么大,毕竟这只是两个普通人,大不了以后老死不相往来就是,就当自己没认过亲。

但新京报出手后,情况就截然不一样了。

新京报是国内排前几的顶级大报,仅在微博就有4500万粉丝,他的文章将刘学州描述成十恶不赦的恶人,那刘学州就是恶人,为了钱可以抛弃一切良知的恶徒。

如何评价《新京报》在刘学州事件中的报道?

随后,仅仅只有15岁的刘学州,遭到极其恐怖的网络暴力,无数人冲到他的微博、抖音等个人账号下面,对他污言秽语的痛骂。

“心机婊”,“快去死”,“恶心”,“娘炮”等留言持续不停的涌入刘学州的账号,连续骂了刘学州几天几夜,直到刘学州自杀。

自杀前,刘学州不是没想过自证清白,他也接受了一些小媒体的采访。

在采访中,刘学州说自己没有拿过亲父母的钱,生父倒是给过3000块让他给生母买点礼物用,但这笔钱自己一分都没有动,花的都是自己打暑期工赚的钱。

如何评价《新京报》在刘学州事件中的报道?

同时,他还对记者说,自己要的不是一个房,而是一个家,只要能给个落脚的地方就行了,和网上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。

如何评价《新京报》在刘学州事件中的报道?

同时,刘学州还对记者说了自己和亲父母的沟通过程,他说自己是很平静的和生母谈,然后生母就突然说自己在逼他们,然后就着急了,随后就情绪极其激动的说了大一堆,然后就挂断电话了,再然后就是把他给拉黑了。

如何评价《新京报》在刘学州事件中的报道?

对于新京报的污蔑和诋毁,刘学州有理有据的给予了一一驳斥,但毫无意义。

因为新京报先声夺人,占了先手优势,给围观群众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,当很多人已经形成了刘学州就是恶人的印象时,你再澄清任何东西别人都会觉得你是在狡辩。

而且报道刘学州,帮刘学州辟谣的那个媒体,太小了,体量远远不能和新京报相比,这导致辟谣的声音极其微弱。

因此,在接受媒体采访后当众辟谣的刘学州,发现自己的处境没有丝毫改善,每天他都在被一大群人网暴,各种无底线的污言秽语塞满了他的整个手机。

如果是一饱经社会历练,精神意志非常强大的成年人,或许还能扛过这些网络暴力,但刘学州只是一个15岁的男孩。

如何自证清白?

一个15岁的男孩,在连接受记者辟谣都没用的情况下,会想到什么办法去自证清白?

1月24日00:02,刘学州发布了一条长文,以“生来即轻,还时亦净”为标题,讲述自己从出生到今天的生平历程,并自己的身后事也做出了安排,连寥寥无几的遗产都安排了用途。

如何评价《新京报》在刘学州事件中的报道?

凌晨2点,有好心人在三亚海边发现了已经吃药自杀的刘学州,并紧急送到了医院抢救。

凌晨4点,刘学州经抢救无效死亡。

如何评价《新京报》在刘学州事件中的报道?

人之将死,其言也善。

刘学州在遗书里说了什么?

这个15岁的男孩,用自己的命才换来了这次发声机会,让全网的人能够真正听一听他的自我辩解。

希望大家能耐心的看一看,他用命写出来的每一个字。

他从小被校园霸凌,男老师猥亵,长大了还被生父母添油加醋的颠倒黑白,被抹黑成了“假笑男孩”。

如何评价《新京报》在刘学州事件中的报道?

养父母去世后,再也没有人保护他了,只能默默忍受所有人的欺负。

如何评价《新京报》在刘学州事件中的报道?

只是想有个能住的地方,却被母亲拉黑,网络暴力。如何评价《新京报》在刘学州事件中的报道?

再然后,就是遭到了新京报的小作文抹黑,被疯狂的污染秽语轰炸。

如何评价《新京报》在刘学州事件中的报道?

最后,心灰意冷,彻底失望的刘学州,离开了人世。

如何评价《新京报》在刘学州事件中的报道?

这个可怜的男孩,过完了如此凄苦的一生,自己靠暑假打工赚来的那点钱,临死前还把一半分给了带大自己的姥姥姥爷,一半捐赠给了石家庄孤儿院,还记得对带大自己的爷爷奶奶问好。

在遗书的最后,刘学州说,自己不奢求大家可以同情他的遭遇,因为自己在努力掩盖悲伤,尽力让大家看到他阳光一面,把笑容展现给大家的时候,遭到的更多的是攻击。

刘学洲生平

刘学州希望这个世界能够少一些内心黑暗恶毒的人,他很喜欢大海,因为他感觉大海可以装下很多声音。

人间疾苦,刘学州受够了。

刘学州,一个非常努力上进且心态阳光的男孩,依靠国家的孤儿补贴和义务教育,拿到了很多很多的奖状。

如何评价《新京报》在刘学州事件中的报道?

这些,是他在黑暗中一点点拼出来的。

如何评价《新京报》在刘学州事件中的报道?

疫情期间,刘学州努力支援国家,当上了志愿者,为抗击疫情做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,并获得了国家颁发的荣誉证书。

这个证书,不是随随便便拿到的,是那些穿上防护服支援在第一线的志愿者,做出了诸多贡献后,才能拿到的荣誉奖励。

如何评价《新京报》在刘学州事件中的报道?

可惜,这么一个自强不息的上进男孩,面对如此没有爱,没有尊严的人生都没有绝望,却被网络暴力摧毁了活下去的最后勇气。

新京报,你真的是功不可没啊。

新京报,真是功不可没?

作为顶级大报,新京报到底哪里做错了?

采访刘学州的生母张女士有错吗?把张女士说的话报道出来有错吗?

在新京报的文章中,通篇都是“其生母张女士告诉记者”,“张女士表示”。

如果说内容有污蔑刘学州之处,那也是张女士撒谎,和新京报有什么关系?

张女士撒谎自然是谎言的源头,但其实99%的责任都在于新京报。

因为在描述事情的时候,几乎所有的人类都会选择性的描述那些对自己有利的事实,而隐瞒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事情。

同一件事,你让4个目击者去描述,会得到4种不同的描述,甚至会得到4个完全不同的“真相”,而且有可能这4个“真相”全部都不是真正的真相。

这个,叫罗生门。

因此在记者的职业准则里,凡是涉及到利益冲突的报道,一定要采访三方。

比如说,当张女士把刘学州描述成人渣的时候,如果新京报要报道,那就肯定会损害刘学州的名誉,这就构成了利益冲突。

因此,在采信张女士的话之前,新京报必须要采访刘学州,听一听刘学州怎么说,如何回应张女士的指控。

同时,还要采访一个知道真相的第三方,听一听第三方是怎么评价的。

记者把这三方的意见全部写入报道,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采访。

这种采访即便不能还原所有真相,也不会和真正的真相偏差过于离谱。

必须走这个流程才能做新闻报道,也是之所以只有正规媒体才有采编权的原因这个三方原则,不是什么秘诀,而是新闻专业的学生上大学的时候就能在教科书上学到的东西,入职后会在新人培训中再度给你反复强调。

这几乎等同于行业最基础操作原则。

但是在这次刘学州自杀事件中,我们可以看到,在新京报的文章中,通篇都是“其生母张女士告诉记者”,“张女士表示”。

刘学州怎么告诉记者的,刘学州怎么表示的?

连一个字都没有。

只要新京报的记者采访了刘学州,哪怕刘学州直接挂了电话,或者说无可奉告,甚至说不接受采访或者联系不到,都算新京报记者走过了这个流程。

电视台播出很多采访视频时,有些公司负责人或者地方官员面对电话采访很快就挂了电话,或者说不方便采访,或者说无可奉告,然后电视台还非要把这个镜头播出来。

为什么要播挂断电话的采访镜头,无可奉告有什么好播出的?

因为播出这个镜头,就代表记者已经走了三方原则,你不接受采访是你的事,并不是记者没有给你发声辩解的机会。

但新京报的记者压根就没采访刘学州,更没采访第三方,没有给刘学州一丝一毫自辩的机会,直接就把小作文发出去了,在网络上给刘学州判了死刑。

新京报是有采编权的正规媒体,新京报的记者全部都是持牌上岗,受过正规培训,为什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?

这是行业操作基础原则,上大学的时候老师就讲过,你们这群记者不知道?

张女士的话,无论说什么,那都完完全全是一面之词,新京报你能直接把这个当事实真相?你不听听另一方怎么说吗?

因为按事实真相去写稿子,没有流量。

如果只听张女士的一面之词,那这件事就是一个刚寻到亲的15岁少年黑了心肠,要逼亲生父母离婚,还要房要钱,想吞了亲生父母财产的故事。

听听,多新奇,多吓人啊,绝对的“社会奇观”。

不用想,肯定会火爆网络,引发巨大热议。

但如果也去采访刘学州,甚至还去采访第三方,那这件事就完全成了家长里短的一个普通事,最多最多就是亲生父母二次抛弃了孩子的事,公众的兴趣会大幅降低,热度和流量都没有了。

我费时费力,还要多采访那么多人,多整理那么多材料,就是为了让自己流量大幅降低的?

张女士的一面之词就已经够劲爆了,为何要节外生枝呢。

至于抛弃了三方原则怎么办?

好像也不会怎么办,压根就没人惩罚。

只有好处,没有惩罚的事情,为何不去做呢?

因此,这种操作几乎成了行业惯例,三方原则这个在教科书上就强调的行业底线早就被这些“正规媒体”给抛弃了。

前几天的中国新闻周刊,在采访“最辛苦打工人”岳某的时候,即便是在污蔑威海警方时,都敢不用三方原则。

根据岳某对中国新闻周刊的陈述,自己刚联系不到儿子就报警了,但警方一直置之不理,而且态度极其冷漠。

很久很久之后,威海警方不知道从哪弄了个尸体,很明显不是自己儿子,他们这些警察非说是自己儿子,只是为了赶紧结案。

自己不愿放弃儿子,就来北京找,花了很多很多钱,到处打工谋生,每天凌晨去做零工,就为了能找到儿子。

中国新闻周刊的小作文发出后,全国人民都破防了,大家都感动的一塌糊涂,然后把威海警方给骂了个狗血喷头。

要不是你们这些警察草菅人命,岳某何至于如此凄惨。

和新京报一样,中国新闻周刊并没有篡改岳某的话,也没有造假。

但岳某所述,就一定是完全的真相?要不要听一听对方怎么说,给对方一个自我辩解的机会?

但中国新闻周刊的记者没有这么做,不采访威海警方,不给对方一个辩解的机会,更没有采访第三方,直接就把小作文发出去了,把威海警方描述成了酒囊饭袋,尸位素餐之徒。

一天之后,威海警方发布自辩公告。

2020年8月12日18时许,岳某报警,说儿子在上午9点“失踪”,9个小时没联系到。

虽然一个成年人仅仅9个小时联系不到不代表什么,因为可能性很多,偶尔玩忘了都有可能。但警方依然通过调取监控轨迹追踪,走访调查,发布寻人启事等方式进行了寻找,最后将岳某的儿子列为失踪人口。

8月26日,警方在一个水塘里发现了“一具浮尸”,尸体出现了腐烂后明显的“巨人观”。

经现场勘测,排除他杀可能,经DNA对比,确实此人就是岳某儿子。

但岳某不承认这个事实,他们认不出经“巨人观”膨胀后的巨大尸体的样子,也不承认DNA检测的结果。

随后,他们通过去北京上访等途径,在一年多的时间里“苦寻儿子”。

这种事,警方见多了。

为了避免上访可能导致的麻烦,威海警方把岳某儿子的尸体在殡仪馆里冷藏了一年半,始终等着有人来查。

威海警方发布事实公告后,尤其是重点提到尸体一直冷藏在殡仪馆时,舆论瞬间反转,因为铁证如山,真相和岳某说的完全不一致。

所有人,反过来把中国新闻周刊给骂了个狗血喷头。

岳某爱子心切,不愿承认儿子死亡的事实,对记者说话时隐瞒部分真相,只说部分事实,这是人之常情,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普通人都会这么做。

敢面对不利真相,甚至把对自己不利的真相主动告知别人的,少之又少。

但这件事的撒谎责任,不在于岳某,而是中国新闻周刊。

如果中国新闻周刊走了三方流程,联系下威海警方,询问一下这件事。

威海警方不管是拒绝对这件事发表看法,或者直接挂掉电话,只要把不接受采访或者挂掉电话这个事写在报道里,新闻周刊就一点事都没有了。

哪怕警方一个字不说,只要你打了电话,那就算你做了这个流程,你就没有工作责任。

但现在是中国新闻周刊的记者压根就没联系过威海警方,更没找一个第三方进行核实。

这个记者,居然直接就把岳某的一面之词当完整的事实真相来写了,然后直接发了小作文。

怎么了,威海警察局那么大的地方,你找不到联系电话?

你要非只写岳某的一面之词,也可以。

作为一个持牌记者,你应该在文末加一句,本文全部是岳某的一面之词,记者未联系威海警方,未联系第三方进行核实,请读者等后其余几方发表意见后再自行甄别真相。

这么写也行,但中国新闻周刊的记者写了嘛。

通过自己的语言改编工作,把一面之词写的好像就是事实真相,然后故意隐去风险提醒,混淆读者判断,让读者误认为这就是事实,误认为中字头媒体已经替他们进行了核实了,这个就是真相。

这不是颠倒黑白是什么?

如果读者看完之后,记者在文章末尾反复提醒他这个不一定是事实,威海警方没采访,这个只是一面之词,那还会有这么大的轰动吗?

记者当然不会让这种事发生,他就不提醒,这是故意的。

一个那么可怜的打工人儿子被尸位素餐的警察弄没了,结果现在每天这么惨,这是多么吸引眼球的“社会奇观”啊。

采访威海警方听听真相?

听他们说话干嘛,让他们发言来降低自己流量吗?

反正,不做三方采访又没有惩罚,大家都这么搞,已经很久很久没人罚了,出什么事都不算事。

事实上,也确实没有事。

威海警方被泼了一身脏水后,中国新闻周刊连个道歉都没有,也没有任何处罚降临。

我就只写一面之词,我就违反记者的基本原则。

怎么了,有事吗?

威海警方意志强大,准备充分,早就防着这一天,所以有惊无险的渡过了这一劫。

但15岁的男孩刘学州,没有这么强大的承受能力,没有想到自己会承受这一切。

于是,他自杀了。

论关爱弱势群体,还有比刘学州这种孤儿更弱势的群体吗?

好不容易找来的妈,才认亲几天又把他抛弃了,直接拉黑。

到死那一天,刘学州都不知道亲妈的家门长什么样。

这样的人,被新京报的记者给逼死了。

新京报的记者当初发小作文前,但凡用一下三方原则,稍微让刘学州有个发声自辩的机会,那刘学州就不会死。

现在微博小作文横行,很多人用一面之词欺骗群众,获取私利,但那些都是普通个人。

你新京报是正规媒体机构,写文章的作者是正规持牌记者,你也能只写一面之词?

你是怎么敢的啊。

用新闻报道杀人,不用担责的吗?

还有那些看了新京报一面之词就去围攻刘学州,以道德之名对这个可怜的男孩进行网络暴力的所谓“热心群众”。

你们这叫暴民知道吗?道德和良知不在你们身上。

刘学州和你们,到底谁是道德败坏的人渣?

“你看清楚是谁杀了你吗?”
“没有。他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,在圣光下,我看不清他们的脸。”
只写一面之词的所谓持牌记者,你们的良心真的不会痛吗,你们的职业道德难道都喂狗了吗?

希望刘学州下辈子生活的世界,没有这种“记者”,在自己被大媒体污蔑前能有个发声机会。

 

不站任何一方,大概看完了,难道真全是新京报的问题吗?

无知网民的问题有多少?

互联网本就是真真假假的地方,不辨是非,不明真相,胡乱发言?

键盘手们,该教教你们的孩子或学学什么是互联网了。

喜欢 (10)
发表我的评论
取消评论

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

Hi,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!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